007講:不取巧,才能成功
2016-12-23
008講:做好你的人際關係互動
2017-01-12

要成為管理代表,這三項認知要能夠理解

要如何評斷一個人是否真的想當管理者?想當管理幹部不是說有意願、想當管理者,就是一個合格的管理幹部。在這之前,會被觀察當事人是否有高度的意願,而往往透過面談的過程,筆者會先了解當事人的意願度高低,當這個人提出了肯定的說法:「筆者想要當主管、筆者對管理有興趣,筆者知道管理是怎麼一回事,知道管理包含了帶人及管事,也知道管理是一種責任,管理不輕鬆,知道要當管理者會有一些資格條件。」

接著會在面談的過程當中,去觀察評斷這個人的意願高低。

其中一項的判斷點,來自於他的動機目的是否明確。如果一個人在表達的事情,確實就是他的願景、他的想法、他的人生目標,筆者可以很輕易接受到他的想要,可以感受到他的眼睛是閃閃發亮,而他在表達的過程,對於他所描述的未來及期待,情緒是很激動,筆者可以被他高漲的熱情情緒感染到,筆者就可以確定那個方向就是他想要的!而人對於自己想要的事,只是意志夠堅定,多半都可以心想事成,克服很多挫折與困難。

在知道一個人想要當管理者之後,筆者會先告知他,成為一位管理者應該具備的認知。

要有主動性:

主動爭取工作機會,主動提出改善對策,主動承擔一些別人不願意承擔的事情,進而展現自己的績效。而筆者在觀察的,不是他要做到一百分,而是他至少要敢去做,不用到一百分,但至少要達到八十分的水準,否則在未來如何能服眾呢!

想當幹部的人,不能太在乎培訓時間:

很多事情,自己不會做,公司願意進行培訓,自己要很感恩了,怎麼可以和公司或主管計較。

比如說已經是下班時間,要去參加了培訓,而沒有做完的工作,明天再做。如此,主管會想,教你還要多花很多時間,但是你學了東西、學到了,工作卻擺著不管,讓整個部門的進度因此而延遲。這樣的受訓者勢必在初期很快就被判定出局,因為沒有符合最基本的條件。

在工作上的表現,否有落實執行:

嘴巴說的知道,與實際展現在工作上的知道,這是兩回事。如果只是為了滿足個人好奇心,了解了管理的概念,腦袋知道了,但卻不願意落實去做,筆者會說,這樣也不具備成為一位管理者。

 

在筆者告知幹部應具備的認知觀念,以及需要修正的行為後,筆者會觀察當事人是否開始調整改變。「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」,如果筆者看到這個人開始改變了,筆者會知道他真的把自己準備好了,接著筆者會給他一個舞台,讓他去發揮,而在過程中,筆者只需要陪著他,給他一些經驗值的引導,並在他跌倒時拉他一把,以及鼓勵他繼續往前衝。

想當管理者的你,請問你準備好了嗎?當一位管理者,要朝向通才發展,要知道比團隊更多的資訊,接觸到更廣的事務,藉由這些來提高自己的格局及視野,這也有助於未來自己成為主管時,作為判斷決策的來源依據。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公司的立場想事情,要能夠站在上級主管的角度想事情。如果有這樣的信念,筆者相信過程中的跌跌撞撞一定可以更有智慧去克服,並達到自己人生的理想目標!